HTC西雅圖設計中心使用經驗研究部門主任 陳宜秀
陳宜秀先生曾受教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及美國普渡大學心理系,並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取得社會心理學博士。畢業後任職於AT&T Bell Labs 和Avaya Labs,從事介面設計和通訊產品的研發工作。之後轉任 Verizon Wireless 智慧型產品經理,與各大手機廠合作過多項計劃。2011年起,任職HTC西雅圖設計中心,使用經驗研究部門主任。目前累積三十餘項專利,曾獲得iF設計獎及IDEA設計研究獎。2014年譯作《設計的心理學》由遠流出版。
浙江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教授 葛列眾
葛列眾,工學博士,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心理學會工程心理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浙江省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1985年於杭州大學獲碩士學位,1992年獲博士學位1985年至2004年在浙江大學心理系任任,2004年至今在浙江理工大學工作。2016年11月起,任職浙江大學心理科學研究中心。
三十多年來,一直從事工程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人機交互,用戶體驗和產品可用性,和面部認知研究。主持國家,省部級項目 ,其他項目60餘項;發表論著8部(主編,副主編和參與寫作),學術論文163篇,多次獲得省部級獎。
浙江理工大學心理系主任 李宏汀
李宏汀,博士,教授 浙江理工大學心理系主任。中國心理學會工程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用戶體驗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UXPA中國理事,文集主編。2013年博士畢業于浙江大學心理系,進入浙江理工大學工作以後一直從事人因學、用戶體驗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興趣是新型交互技術和交互設備下的人因學問題。
中原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張耀仁
中原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特聘教授,也是現任系主任,最近主持一個科技部自閉症早期療育大型整合型研究計畫,並且執行科技部想像力與創新思維融入工程教育整合型計畫,過去十年來主持十個科技部與身心障礙者認知與職業重建相關的計畫,此外近三年來也開始投入銀髮族照護研究,主持科技部銀髮族科技計畫三件,主要研究失智老人走失行為與社區老人遊戲復健的應用。張教授自2009年開始擔任台灣身心障礙者就業權益促進協會理事長,目前為該協會榮譽理事長,長期帶領青年志工投入身心障礙服務,並於2014獲選教育部服務學習績優教授。
華碩設計中心使用者經驗研究主任 曹訓誌
以 Tim Tsao 行走於網路江湖,喜愛新知新事物,習慣系統性思考與跨界整合,整個職業生涯皆從事與創新相關工作,且不斷積極尋求可跨入的新領域。曾經做過高溫超導體的科學研究,參與台積電先進製程技術研發及內部工程系統設計開發,亦曾在緯創資通價值創新中心帶領一個跨功能團隊設計開發具備感知式界面的智慧系統,以及華碩設計中心參與 ZenUI 的開發等。此外還當過新媒體科技藝術家、大學講師。目前為 UiGathering(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的理事,並在華碩設計中心帶領一個創新團隊,試圖透過對人的理解找出下一個可能性。
百喻研究室研究總監 王派桓
身兼心理學訓練、互動科技與網路產業研究設計背景、以至雲端科技服務的設計團隊規劃管理經驗,是台灣科技與網路產業中極少數專注於使用者研究的資深研究員之一。具備豐富產業實務的經驗,熟悉多種產品與服務的質化與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如易用性 (Usability) 研究、使用者需求分析、田野調查、脈絡探索 (Contextual Inquiry)、眼動儀分析 (Eye Tracking)、問卷內容與機制設計、流量數據分析等。在與全球不同產業團隊合作的經驗中,不但磨練了跨部門團隊合作的溝通協調等技能,更深入地瞭解科技產品與服務的技術面、設計面、行銷面與市場面的多樣觀點與規劃整合。於 2013 年創立了百喻研究室,成為專業的使用者研究顧問,為各種規模的企業規劃執行產品與服務的使用者研究專案。
學歷
互動電信專業研究碩士 / 紐約大學
心理學碩士 / 紐約大學
心理學學士 / 台灣大學
經歷
資深經理 / 友訊科技 策略長室 & 使用者經驗分析部
使用者經驗研究員 / Yahoo! Taiwan & Yahoo! Asia
數位學習教材設計與研究 / 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服中心感性設計技術部副工程師 黃煜鈞
過去我在實驗室裡研究認知心理與神經科學
後來我學習了創造人機科技互動的設計哲理
現在我在產業、工程研發與創新設計間工作
學歷
成功大學 工業設計系 博士
輔仁大學 心理學系 碩士
中原大學 心理學系 學士
經歷
現任 東吳大學 心理系 講師
現任 工業技術研究院 產服中心 感性設計技術部 副工程師
曾任 陽明大學 神經科學研究所 專任助理
曾任 正修科技大學、南台科技大學、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講師
研究領域
人因設計、人機互動、使用性測試、空間注意力、立體視覺
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黃揚名
致力於讓心理學的研究發現能夠改變人們的生活,除了透過「認知與情緒新聞網」進行科普知識的推廣外,也投入使用者經驗的研究。近年來研究專注在銀髮相關的議題,創辦「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臉書粉絲頁分享銀髮新知之外,陸續開設銀髮設計相關課程。